辽宁省市政公用设施保护条例

2014-12-18

第一条  为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充分发挥市政公用设施功能,保障城市人民生产和人民生活,促
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受本条例保护。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市政公用设施包括下列城市设施及附属设施:
(一)道路设施:行车道、人行道、路肩、广场、公共停车场、隔离带等;
(二)桥涵设施:立交桥、地道桥、高架桥、人行天桥等;
(三)照明设施:道路、不售票的公园和绿地等处的路灯配电室、配电箱、灯杆、变压器、地上输电
线、地下管线、灯具、检查井等;
(四)公共交通设施: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客运出租汽车及其停车场、回车场、站点、站务设施
等;
(五)供水设施:城市供水专用水库、水井、渗渠、净配水厂、引水渠道、输配水管道、加压泵站、
闸阀、消火栓、检查井、计量表具等;
(六)排水设施: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污水合流管道、渠道、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最
终处理站、排污闸门等;
(七)供气设施:气源厂煤气储配站、液化石油气储灌站、煤气储柜、管道、输气泵站、计量表具、
阀门井、液化石油气换瓶站等;
(八)供热设施:集中供热的热源厂、锅炉房、换热站、管道、泵站、机泵、供热点、散热器、检查
井、阀门井、阀门室、计量表具等;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确定的市政公用设
施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条例对市政公用设施实施管理和监
督。
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政公用设施可以实行有偿使用,有偿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条  市政公用设施专业管理单位和自建自管市政公用设施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市政公用
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在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做好市政公用设施的维修、养护
和管理,保证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
市政公用设施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发现市政公用设施出现故障,应当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单位报修。市
政公用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检修,排除故障,其他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不
得阻挠。
第七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均有依法使用和保护市政公用设施的权利和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
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对维护市政公用设施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道路设施保护
(略)
第三章    桥涵设施保护
(略)
第四章    照明设施保护
(略)
第五章    公共交通设施保护
(略)
第六章    供水设施保护
第二十二条  禁止下列损害供水设施或影响供水设施使用功能的行为:
(一)非管理人员私自启闭公共供水阀门;
(二)盗窃供水井盖、阀门、管道等;
(三)损坏供水水井、净配水厂、输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加压泵站及输、变、配电设施和机泵设备。
(四)在供水管道上方堆放物料或者进行建筑;
(五)在城市输配水管道(渠)保护范围内堆放物料、采砂、取土;
(六)依附供水设施搭建棚厦、修砌构筑物;
(七)在供水管道上擅自安装用水设备;
(八)将室内供水明管砌入建筑物或者隔墙内;
(九)其他损害城市供水设施或影响其使用功能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从事可能危及城市供水设施,影响城市供水正常运行的施工作业,必须经市政公用设施
行政管理单位同意,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施工,因工程建设需要迁建供水设施的,必须经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审查同意,由工程建设单位出资,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单位组织实施。
第七章    排水设施保护
(略)
第八章    供气设施保护
(略)
第九章    供热设施保护
(略)
第十章    罚则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八、十五、十八、二十、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七、三十一条规定,实
施损害市政公用设施或影响市政公用设施使用功能行为的,由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
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害行为。未造成设施损坏但拒不停止侵害行为的,可处以2000元以下罚
款;造成设施损坏的,除责令赔偿损失外,可处以赔偿费1至5倍的罚款;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
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九、十、十一、十二、十六、十九、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六、二十
八、二十九、三十二、三十三条规定,擅自从事影响市政公用设施安全的行为的,由市政公用设施行
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未造成
设施损坏的,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设施损坏的,除责令赔偿损失外,可处以赔偿费1至3倍的
罚款。
第三十六条  实施本条例规定的罚没款处罚,应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罚没款全部上交财
政。
第三十七条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六、十四、二十五、三十条规定,致使发生事故造
成损失的,由责任单位赔偿损失,并处以赔偿费1至3倍的罚款。对直接责任者和有关负责人由所在单
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单位和受害人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争议的,可由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调解;
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八条  市政公用设施行政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
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未按规定申请复议或者
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规定以外的市政公用设施的保护办法,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阅读202
分享